11月21日上午,徐州市交通運輸局在徐州報業(yè)傳媒集團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介紹連徐淮三市攜手共建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相關情況。近日,根據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有關工作要求,交通運輸部對《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三年實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開展了評審,確定連云港、徐州、淮安為2023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。市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、局長衛(wèi)道光介紹說,連徐淮三市聯合建設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具有重要意義,“連徐淮三市攜手共建國家綜合貨運樞紐,有利于打造服務全國構建新發(fā)展格局的貨運樞紐戰(zhàn)略支點,打造‘一帶一路’合作倡議的標桿和示范,落實交通強國戰(zhàn)略,打造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(qū)?!蓖ㄟ^連徐淮組合樞紐建設,進一步打通堵點、接通斷點,放大組合樞紐優(yōu)勢,暢通內外循環(huán),拓展國際國內市場,是打造“一帶一路”合作倡議標桿和示范項目的重要舉措,將在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建設、樞紐經濟發(fā)展、綠色現代航運等交通強國試點任務中積極探索創(chuàng)新。連徐淮組合樞紐補鏈強鏈建設的目標任務是:著力強化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出???、上合組織國家出海基地、國家戰(zhàn)略資源儲運配置中心、長三角北翼物流樞紐“四大功能”;鞏固“一帶一路”最重要的雙向過境轉運樞紐、大陸橋走廊第一大海鐵聯運樞紐、長三角北翼規(guī)模最大的國際班列集結中心、江蘇規(guī)模最大的海河聯運樞紐“四大優(yōu)勢”;加快補強以海鐵聯運為重點的多式聯運網絡,布局形成“六主九輔”多式聯運樞紐。聚焦目標任務,徐州將充分發(fā)揮連徐淮三市國際樞紐海港、國際陸港和國家內河主要港口的組合優(yōu)勢,推進主要樞紐間多種運輸方式互聯互通,樞紐設施共建共享,樞紐功能一體融合,重點突出海鐵聯運、海河聯運、公鐵水聯運,豐富面向全球的國際運輸干線,補強聯系國內重點區(qū)域的物流通道,織密輻射長三角北翼及周邊地區(qū)的多式聯運網絡,拓展樞紐輻射空間和跨區(qū)域交通資源配置能力,推進物流體系高效集約發(fā)展,實現與產業(yè)的深度融合。圍繞這些工作,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實施期內,徐州市將聚焦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定位,圍繞推進國際陸港多式聯運集散中心項目建設等45項重點項目、增強國際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等58項重點任務,開展三個方面工作:完善基礎設施及裝備硬聯通。推動淮海國際陸港、順堤河公鐵水聯運物流園、觀音機場國際貨運站等綜合貨運樞紐建設。完善配套集疏運設施,實現主要貨運樞紐間鐵、水、公等交通干線互聯互通、直連直通。加快運輸設備更新,提升公鐵水聯運能力。推動大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海河聯運船舶規(guī)?;瘧?,內河運輸與海運一次換裝、無縫銜接。實現規(guī)則及服務標準軟聯通。拓展現代物流服務網絡,打造精品國際班列網絡,優(yōu)化提升國內鐵路班列,增強國際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,打造專業(yè)物流服務體系,構建應急物流體系。推進樞紐經濟、智慧樞紐、節(jié)能減碳發(fā)展,建設一站式服務平臺,培育樞紐經濟增長極,推進新基建和智慧航道建設。促進標準化運載單元的推廣使用,推廣“散改集”等運輸模式,推動專業(yè)化裝運設備運用,推進運輸服務規(guī)則銜接。建立健全一體化運營機制。深化城市間、企業(yè)間合作,以淮海經濟區(qū)發(fā)展論壇等為平臺,促進供應鏈上下游企業(yè)交流互動。推進徐州陸港與連云港港、上海港的緊密合作。強化跨方式信息互聯共享,推動港口與鐵路部門信息互通,鐵路班列、內河航運、公路運輸、倉儲物流等信息資源整合。推進通關一體化、安檢互認便捷化,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,加快實現“一網通辦”“一園通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