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過一個月就是雙十一了,對于這個瘋狂的電商節(jié)日,各大平臺皆是磨刀霍霍的準備大干一場,而最讓人糾結的還是商戶到底該選擇誰的平臺進行雙十一大促活動。對此,各大平臺對外的動作可謂是及其瘋狂。
備戰(zhàn)雙11,京東祭出溫柔第一刀
每年雙十一都是一場好戲,巨頭相爭,故事不斷。
今年雙十一將近,戰(zhàn)幕又拉開了。有意思的是,京東今年對外公布的第一個大動作看似溫柔,卻有頗大的攻擊意味。
怎么溫柔一刀?
有商家向調(diào)戲電商反映,他們收到了京東的特惠政策,雙十一期間免倉配費,政策如下:
京東大服裝類商家可在11.11大促期間,享受京東配送費用和京東倉儲費用的豁免優(yōu)惠。即在2015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期間,商家店鋪訂單中,由京東服飾家居事業(yè)部或京東配送部門收取的配送費、保價費等與配送相關費將免除;
在2015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,對于滿足條件的大服裝類商家店鋪免除相應的入庫、存儲、訂單生產(chǎn)等倉儲相關費用。此外,本次京東倉配補貼政策將覆蓋包括在線支付、貨到付款、O2O等多種訂單類型。
這個政策的指向很明顯啊,就是在雙十一期間,拉攏大商戶。尤其是專門針對服飾領域,服飾一向是大促的第一品類,京東今年,也真是品類。
另外,眾所周知,每年雙十一,巨頭之間爭奪的很厲害,每次都會出現(xiàn)讓大商戶“二選一”的情況,如果參與對方的大促,則在這個平臺上,不讓參加。
對于商戶來說,一年之計在于“雙十一”啊,備貨量相當大,傳播資源投放相當多,銷量能占據(jù)全年一半左右,要是這時候出差錯,未來半年都會陷在銷庫存的痛不欲生中。
京東打出免倉配費的牌,意欲何為呢?
最淺一層的目的是,我給商戶提供優(yōu)惠了,大大降低了商戶的運營成本,商戶就可以放開手腳把貨放到京東的倉庫里了,同時,可以有更大的優(yōu)惠空間,消費者也得到實惠了。
那么,第二個問題就來了,既然京東主動降低平臺各項費用,那你作為商戶,你好意思把這些省下來的成本自己賺了?你總得比別的平臺更低一點的價格吧?在雙十一期間,價格極度敏感,你比平時已經(jīng)降價很多,現(xiàn)在再降一點,對銷量的拉動力還是很明顯的。
當然,各家小二都會警告商戶,如果在本平臺的價格高于其他平臺,將強制限定流量,好吧,價格優(yōu)惠手段只能暗中進行。
但是,如果再有小二說,你不能參與到對方的雙十一大促中,商戶其實就有了反駁的理由,我家的貨都在京東倉庫里呢,不參加不行啊。
所以,這才是為什么說京東“免倉配費”是先發(fā)起了防守,倉儲費免了,就是鼓勵大家把貨入倉,貨都在我這里,你還不在我這里做促銷?
商家肯定是愿意多個平臺參與,無奈每年的“二選一”巨頭博弈,讓商家很痛苦,現(xiàn)在,其實是京東預先給商家找好了理由。
京東有點“狠”
京東這一招的確夠狠,如果只是打出給予廣告位優(yōu)惠,活動資源推廣,遠遠不能讓商戶下定決心偏向自己,因為推廣很重要,但是對方也有,對方?jīng)]有的是什么呢?
快遞配送啊!
這個牌是對方無論如何難以打出來的。每年雙十一的爆倉,讓各大快遞巨頭疲于應付,整整一周,甚至一個月都是飽和運營,不太可能拿出什么資源重點支持誰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京東自建物流(截至2015年6月30日)覆蓋區(qū)縣:2043個;倉庫數(shù)166個;配送站、自提點數(shù)量4142個;這些基礎設施是其核心競爭力,可以在全國135個區(qū)縣提供當天送達的“211 限時達”服務;在951個區(qū)縣提供次日達服務。
現(xiàn)在,對商戶提出免配送費,誘惑力非常大,歷年來,雙十一結束后,最頭痛的就是配送,如果京東可以幫自己實現(xiàn)當日達或者次日達,購物體驗將會與眾不同。顧客精挑細選了一個月,肯定希望下單之后,盡快收到包裹。
去年雙十一,京東當日實現(xiàn)訂單1400萬單,基本平穩(wěn)過渡,配送實力,可見一斑。
如今再一次用自己的長處,對比別人的短處,的確夠狠。
所以這樣看來,免倉配費,看起來是一個動作,實際上目的各異,倉儲是為了占據(jù)貨品,配送是為了提高體驗,解決雙十一商戶最頭痛的問題。一個是防守,一個是進攻。
今年的雙十一,背景又略微復雜了一點,今年是京東阿里上市后的第二個雙十一,阿里請馮小剛做晚會導演,肯定勢必要打破記錄,但是,今年整體經(jīng)濟狀況并不好,各大電商平臺都出現(xiàn)了增長減緩的勢頭,傳統(tǒng)零售一如既往的疲軟,股市低沉,很多人的資金被套牢,消費作為拉動經(jīng)濟的三駕馬車,既沒有勁頭,也沒有什么深度刺激。
所以,今年的雙十一,并不樂觀,京東的“免倉配”政策中,也包含了O2O訂單,O2O如果免除配送費,這是要把線下商戶也卷入雙十一的節(jié)奏,對于刺激消費,應該大有裨益。
多年以來,電商的競爭路線也是一直在變,以前是貨品戰(zhàn),誰有好貨,誰的貨品多,誰就牛;后來貨品大家都差不多了,你家有的,我家也有,那就打價格戰(zhàn),看誰便宜,誰便宜,誰牛;現(xiàn)在,價格戰(zhàn)也打得差不多了,商戶都知道,拼價格會把自己拼死,而且,線上的規(guī)模已經(jīng)不允許再跟線下價格不一致了,以后拼什么呢?拼配送,誰配送快,誰服務好,誰最牛。
所以,這么看來,今年,競爭的鋒線,就在配送服務了,我們還是搬好板凳,等著各大巨頭的好戲吧。
最新論文